English

不谈官司的虹影

2000-09-20 来源:中华读书报 主持人:于静 我有话说

虹影于大饥荒时出生在重庆长江边水手的贫穷之家。“饥饿是我的胎教”因此成为她的名言。后就读于鲁迅文学院和复旦大学中文系。早期诗歌创作深受德国诗人保罗·德兰的影响,有诗集《月食》、《快跑》、《白色海岸》问诸于世。90年代开始小说创作——长篇《女子有行》、《K》和自传《饥饿的女儿》。现旅居伦敦。其实要了解虹影的过去,不如去读她的自传。

不知道为什么,海外回来的文人似乎对三联书店特别钟情,和虹影的约会也是在三联书店楼上的网吧。可惜空调坏了,于是几个人坐在靠外有风的地方。大红色的七分裤,黑色的上装让她像重庆街上的普通女子,而脚上那双黑底红绿绣花的高跟布凉鞋才是点睛之笔。她居然扎着马尾长发飘飘,女作家里少见。

 我:听说你是一个老网虫了,最近还落户中华读书网,有了自己的个人主页?

 虹影:是啊。我的主页叫“虹影世纪”——一个我体验和感受到的新世纪。网络对我来说非常重要。以前和朋友通信来回要一个月,现在只需要两分钟,所以互联网害我多写了好多信。我很喜欢中华读书网,内容很丰富,他们人都很实在。我天天上网,不上网的人肯定要落后,以后不上网的人不是我朋友。

 我:听说你的酒量比写诗的名气大,写诗的名气比写小说的名气大?

 虹影:(此刻她的表情有一些复杂)没有啦,现在没有啦!我已经很久没喝酒了。要喝也可以!而且现在写小说比写诗多。诗歌像是我的血肉,而小说是骨架。

 我:你的书为什么先出英文本后才出中文本呢?

 虹影:其实《饥饿的女儿》1997年在台湾的尔雅出版社就出版过中文本了。那边的出版商一直和我联系得很紧,我现在写的这个长篇他们也盯着呢。我的书在台湾很受欢迎。台湾的圈子里虽然也有人情的因素,但是不论人在不在台湾,介绍和评论都很多,不像在内地,因为我人不在这里,评论和介绍就很少,关注度很低,所以最后才在内地出。我现在人回来了,一方面打官司一方面做宣传。算了,不谈官司,我都快成祥林嫂了。

 我:喜欢写诗歌多一些,还是小说?

 虹影:诗歌是滚动在我生命里面的,支撑着我的东西。要是没有诗歌,就现在这些事情,我肯定早趴下了。我是一个那么讲情讲爱讲情绪的人,诗歌是延续我生命的力量。我看见你采访张耳时,她说自己是一个寂寞的诗人,而我是一个绝望的诗人。我很少谈自己的诗歌,因为那是非常个人化非常艺术化的。我特别不愿意在诗歌里对女性的个人体验有重复的表达。十几岁开始写诗,写了二十多年了,但是诗坛的女诗人绯闻让人接受不了。但是诗歌绝对应该是文学精品中的精品,是最上层的。《饥饿的女儿》也是我成为一个诗人的成长史。

 我:我觉得你小说的语言非常有自己的风格。

 虹影:我的小说语言都非常简洁,而且在那些“空白”的地方,可能就是我的第二部小说。

 我:为什么用这种自传体?

 虹影:按国际惯例小说是只有虚构与非虚构的区别的,国内有“半自传体”的说法,有一点商业炒作的味道。我觉得写自传体小说是对身份的一种认同,是一种清醒的自我批判。写自传的时候,我重新经历了自己的成长历程。我觉得写自传应该打破老了之后才能写的传统。我写自传就是想说,虽然这些年生活有了很大变化,但是,我还是那个我!

 我:在英国还关注国内作家们的创作吗?有什么高见?

 虹影:因为伦敦大学的东方学院的中文藏书非常全,而且当代部分的书几乎是我们一手订购的,所以一直有非常好的条件看国内这些年的创作作品。我曾经说过,国内的女作家们大都有“精神贫血症”,总是不断地重复自己,和社会、历史的结合特别少,这和我们成长的社会文化环境有关。其实女作家们的性别并不重要,力图让自己的每一部作品不一样才是最重要的。“自恋”现在好像很时髦,多半是被媒体和批评家们给宠坏了。和很多男作家比,和国外的许多作家比,我们其实是很有距离的。我自己常常去逛新书店和旧书店,新书店里新人如云,稍不努力就会被超过,就落后了;旧书店里巨匠成群,得诺贝尔奖的作家的大作也卖不出去,以几乎不要钱的价格在旧书店里等待买主。我们真的没什么好骄傲的。

 我:最近一些女作家的小说给人以展览体验的感觉,你怎么看?

 虹影:写作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情。光把体验扔到纸上是不够的,小说的好坏是体验和作者的文化史、个人品格、素养、语言能力的交融。体验成为真正有文学艺术价值的文本是需要提炼和升华的。

 我:出版这本《饥饿的女儿》有什么遗憾?

 虹影:这本书已经被翻译成12种文字出版,但是因为里面有很多四川的方言,所以翻译作品很难找到那么适合的外语方言土话来,和母语写作肯定有距离。比如我写“扒着门槛看”这样很传神的一句和“井底之蛙”类似的重庆方言,就没办法翻译。

 我:有人觉得这本书和张艺谋的某些电影一样,专门暴露落后的东西?

 虹影:如果我要讨好外国人我就从家族史开始写了,但是我没有。也许评论容易类型化,把我的作品往那边靠,但是,只要是60年代出生的人就会特别懂这本书,因为他们都经过了饥饿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